集团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依据、原则与路径

发布日期:2024-04-05 来源:美高梅MGM官方网站彭庆红 点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1](P34)的部署和要求,为我们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再次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进一步推进数字教育,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2]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的发展,数字产业、数字社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也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推动了教育思想、教育资源、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技术、教学评估以及教育管理的数字化进程。数字化的发展无疑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空间,“大思政课”建设也应顺势而为,抓住数字化发展的浪潮,不断为思政课改革创新注入数字新动力。为此,要深刻领悟以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依据、原则和路径,积极探寻“何以为之”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一、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依据

当数字化碰撞上“大思政课”,技术与思政的深度交融摩擦出新“火花”。“大思政课”建设需要立足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大方向和数字化教育的基本特征,才能把握好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基本依据。

1.以习近平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政课建设,先后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相关部门制定了《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文件,为思政课建设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大思政课”建设也应紧紧围绕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以习近平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首先,思政课作用发挥要抓住“关键”。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作用不可替代。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3]这里的“重视”是从思想认识与态度层面提出的要求,具体而言是高的政治站位与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的工作安排。这里的“适应”是从工作理念与思路层面提出的要求,具体包含着多重含义,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时代、环境、工作对象的适应。这里的“做”是从行动层面提出的要求,思政课建设贵在行动,同时,“做”的方式方法好才会有好的效果。当今世界,数字化技术正全面赋能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各领域转型,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与网络世界和数字化技术紧密相连。由此,思政课要适应数字化时代背景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必然不能离开数字化的参与和助力。数字化技术能否有效推动“大思政课”建设也要看各单位领导重不重视、工作落实情况好不好。

其次,“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就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4]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善用之”的背后,不仅是要求“用”起来,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在“善”字上做文章,探究如何打通小课堂与大课堂。数字化的“东风”,恰好为此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现实可能,通过构建虚拟现实场景,将传统的思政小课堂与广阔的社会大课堂连接起来,为思政课建设插上了数字化“翅膀”。

第三,思政课“要注重方式方法”。思政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其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如习近平所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3]“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5](P25)数字时代思政课的方式方法之“术”是离不开数字化的方式方法的。借助数字化的力量,思政课的授课内容可以实现从文字到画面、从普通图像到丰富影像、从静态到动态的生动转化,塑造出一个个可视化、智慧型、交互式的教学场景,不仅能够更直接有效地感染和打动学生,而且有利于帮助思政课教师讲深、讲透、讲活党的创新理论和生动实践,使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更加形象化、生动化。

2.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为遵循

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以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必须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把思政课讲得既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又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方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适应超越律。适应超越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强调教育者的教育活动既要适应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品德基础和发展需求,又要超越受教育者的原有基础,体现社会思想政治品德要求的规律。[6](P114)“大思政课”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的新方向,亦要注重适应和超越的统一,不仅要适应当代大学生对数字化技术的诉求和期盼,使用数字化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更要超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基础,体现出数字化产品的高阶性,避免浅层次、庸俗化、娱乐化。另一方面,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除了适应超越律这一基本规律外,还包括双向互动律、内化外化律、协调控制律等具体规律。这就要求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的过程要关注三个层面的发展:一是促互动,数字化应发挥出促进师生之间良性互动的功能,利用时空转换、远程连线、大屏互动、虚实结合等互动方式,增进师生之间的亲切感,减少距离感。二是强转化,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内化和外化辩证统一的过程,“大思政课”建设要关注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转化,通过数字化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让学生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重协同,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多元素、多方面、多要素的整合,应强化协同意识,推动各方共同发力,快速高效地把分散的优质资源聚合起来,构建起跨部门、跨学校、跨区域的一体化建设格局。

3.以适应数字化教育与传播的特征为基础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技术愈发成为驱动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组织架构和运作模式发生根本性变革、全方位重塑的引领力量。[7]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要立足数字化教育与传播的特征和规律,积极寻求思政课与数字化教育的契合点。

一是利用好数字传播的及时性。数字技术所具备的互联互通、即时高效、动态共享等特征决定了其知识传播的及时、便捷、高效、开放和全面。“大思政课”建设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将海量学习资料和教学素材串联起来,进一步强化师生对信息的及时获取。二是利用好信息平台的开放性。数字技术所搭建的资源平台和管理系统以开放性著称,打破了传统社会的“数据壁垒”和“信息茧房”,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群体特征和业务类型进行灵活调整服务和产品供给,这种开放性特点与坚持开门办思政课的“大思政课”建设理念不谋而合。三是利用好数据使用的平等性。数字化时代提供了更广泛的教育机会,借助科技手段,人人可以在家或者随处获得全球范围内的各种教育资源,包括网络课程、教学录像、教学材料等,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教育均衡化发展。“大思政课”所建设的“大”资源、“大”师资、“大”平台,无一不需要数字化所提供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平等权利,来确保并延伸“大思政课”之“大”。

二、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原则

以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需要理论的指导,更需要实践的探索。必须坚持一定的建设原则,保证思政课改革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1.坚持课堂主导

无论是建设“大思政课”,还是以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均需要坚持课堂主导地位。数字化确实会带来思政课堂的“革命”,但“革命”不是去推翻课堂,而是去改革、创新课堂,是对思政课传统课堂结构、信息沟通方式、教学互动方式等全方位的变革,给课堂带来的是革命性变化。

实践中,一方面,教师要主动运用数字化去强化课堂。要想讲好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占有广博的教学素材和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自由组合、调用信息,使课堂教学跌宕起伏、张弛有度。而数字化技术加持下,教师可以迅速调用各类视频信息和网络数据,借助动画、视频、VR眼镜等产品,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这种即时共享、身临其境的体验感,能进一步强化课堂稳定性。例如,课堂上,学生们可以佩戴虚拟现实眼镜设备,“走进”党的一大纪念馆等红色场馆深入学习伟大建党精神;可以头戴VR头盔变身为“红军战士”,进入“飞夺泸定桥”的虚拟战场,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8]这些新颖、鲜活、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在实践中深受学生喜爱,教学效果明显。但实践中要坚持的是:不管形式如何创新,都是服务思政课教学目的、主题的需要。另一方面,课堂要处于数字化体系的中心位置。以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本质还是坚持以思政课堂为核心。数字化只是手段,千变万变不离其宗,必须夯实课堂教学主渠道,突出课堂的主导地位。“大思政课”是一种传统课堂的拓展,但不管空间场景如何拓展,思政课堂的中心位置、思政课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丢掉。

2.坚持内容为本

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在扩大资源、平台、技术的同时,必须关注教学内容这一核心问题,技术只是手段,它的价值在于使得内容(信息)更好地转化、传播和影响教育对象。

在通过数字技术强化内容方面,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内容的全面性。思政课数字化教学在讲求“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同时,也要突出内容的全面覆盖。特别是数字化产品可以以某些历史事件或热点事件为线索展开,通过技术使得相关史料、资料、图像、案例等信息全面展示出来,以便学生更方便、更准确、更全面把握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理解“大道理”。二是内容的深刻性。数字化产品大多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但由于有的制作方缺乏理论储备和政治素养,在内容上出现泛娱乐化的问题,因此,思政课教师应主导数字产品生产过程,深度揭示事物或事件的背景,对照理论观点深度挖掘作为论据的资料,组织推动研讨或辩论,助推学生的深刻理解。三是内容的新颖性。思政课数字化教学要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鲜活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现实素材和教学案例,应善于发现思政课教学的新视角、新观点、新素材,跳出“老生常谈”的教授方式,避免僵化的、陈旧的、过时的教学内容,才能更好地吸引学生。四是内容的说服力。思政课数字化教学归根结底是做学生的工作,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由此在内容选择上,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先进事迹、地方资源等,将社会大课堂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和实践经验引入教学中来说服学生。五是内容的感染力。无论是通过讲故事、讲历史还是讲理论的方式,思政课的内容都要强化感染力、穿透力,使学生听得进、学得好、用得上,教学中可以多使用贴近学生实际、紧跟时代潮流的内容,特别是在近期引发社会讨论和公众共鸣的数字化内容,增强学生的关注度、接受度、认同度。

3.坚持融合创新

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需要多方主体、多重力量共同参与建设的复合型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协调学校、社会、企业等多方力量参与,发挥各自的教育优势和数字化技术优势,形成良好的协同育人工作格局。

在技术元素与思政元素的融合创新中,要坚持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一是坚持虚实结合。数字化技术为“大思政课”创设的教学场景可以是虚拟的场景,但是应以现实为基础,而不是凭空地想象和臆造。虚拟现实是要借助仿真技术等来弥补“实”的不足、超越“实”的局限,但不是脱离“实”。二是坚持资源整合。数字化优势之一就是对资源的整合能力,基于可伸缩、分布式、多媒体大文件存储、管理、资源检索调用等先进技术,数字化可以把各种各样丰富的资源集成到一起,实现资源整合效应,真正达到资源共建共享的效果。三是坚持渠道统合。渠道的统合是从载体、路径上强调建设的全方位全过程覆盖,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要贯穿到底,必须协同思政课教学、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课程思政与社会大课堂等各渠道,全方位打造“大思政课”,全过程影响学生。四是坚持要素组合。“大思政课”建设将历史、现实和未来有机结合起来,涉及面广、涵盖量大,富含多样思政要素,在数字化下要注意这些思政要素与技术要素的深度融入和交叉组合。五是坚持机构联合。数字化是一个由技术体系支撑起来的整体,需要运用到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不是某个单位、某个部门抑或某个团队就能完成并持久运营的,必然要依靠各方力量推动多部门、跨领域、深层次的联合共建,团结出力量,融合求创新。

4.坚持循序渐进

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建设不是一蹴而就、一锤定音的事,必然要经历从0到1,从1到多这样一个脚踏实地、逐步推进的过程。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必须以循序渐进为重要原则,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实现“大思政课”数字化转型的水平和效能提高,这是“大思政课”建设得以持久稳固的基石。

一是以改革试点为先。在新一轮的数字化浪潮中,一些高校近几年投入大规模的数字化建设,但有一些因基础不牢或后续资金断裂成为“一阵风”工程,而已经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势必会对教学效果和教师队伍造成很大影响。思政课数字化中心建设本身就是一项投入成本较高的工程,应该在有条件、有能力、有基础的高校、地区或团队先期试点开展,总结经验教训后再全面铺开,避免跟风冒进。二是分层分类建设。不同学校、不同地区的特色资源和教育教学目标有所差异,在数字化建设“大思政课”建设中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分层分类开展建设工作,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采用不同的建设方案,因地制宜,综合施策。例如,可组建不同高校、地区合作的建设团队,发挥红色老区高校的地方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借助理工类等行业特色类高校的数字化技术优势,分层分类开展“大思政课”建设。三是逐步推进一体化。“大思政课”建设要针对学生成长阶段的变化,适应学生发展需求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建设“大思政课”不光要自身参与,也应积极开展与中小学思政课共建,完善教研交流、师资培养、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一体化建设机制。但这是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宜分步推进。

三、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路径

“大思政课”的数字化建设,除了探究理论依据和原则遵循外,还要寻找建设的现实路径,可以从理念、资源、管理、平台、场景等层面予以考量。

1.涵养数字化意识,更新“大思政课”建设理念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行动的方向和意义,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意识,就将产生什么样的行动。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首先要在意识层面树立数字化的概念,包括重视数字革命、培养数字思维、提高数字素养、增强数字社会责任。

一是重视数字革命。数字化时代,思政课的发展环境和整体生态已经发生革命性变化,社会的发展、受众的改变、技术的革新迫切需要调整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助推“大思政课”建设。作为思政课教师,必须重视数字革命带给教育的新变革新机遇,增强参与数字化探索、数字化教学、数字化创新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新一代大学生的技术化水平和媒介素养已极大增强,相比之下,不少教师由于年龄和经验限制,对日新月异、快速变化的技术手段很难迅速做到“看得懂”“跟得上”,数字化技术的运用远远落后于学生。这就需要摆正态度,正视数字鸿沟,增强投入数字化建设的紧迫感和驱动力。思政课教师应主动学习,充分认识数字化、信息化的重要性,在工作和生活中熟悉和应用数字资源,尽快使自己成为数字时代的“移民”,不能回避信息化发展要求,让自己沦为数字时代的“难民”。

二是培养数字思维。这个“数字思维”,不是简单用数字来考虑问题,而是以数字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引擎,系统性配置思政课教学资源和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价值。复杂的数字化建设背后,其实是有基本的数字逻辑和系统设计支撑的,包括记录、分类、调用等基本功能,进而实现结构化、模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深层次要求。“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对各种社会资源的思政元素挖掘,恰恰需要数字思维的支撑,从发现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的敏感性,到辨别信息真伪和价值,再到精准开发利用资源和产品,都离不开数字思维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型和算法。

三是提升数字素养。数字化技术手段的发展和应用,对思政课的影响和改变不仅仅是形式上的,而是体系上的,对“大思政课”建设的推动也不仅仅是简单的小修小改而是系统再造。数据、算法等技术因素与社会因素交织,亟需提升师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既要增强思政课教师掌握数字获取、制作、交互等一系列素质和能力,也要重视培养学生数字学习、使用、安全保护、伦理道德等基本素养,尤其要在“大思政课”建设过程中重新审视大数据时代师生的数据权利,重视社会资源开发利用的尺度和限度,避免产生产权纠纷,保护好思政课教师及技术人员的劳动成果。

四是增强数字社会责任。数字化空间既能营造极度的私人化空间,同时又是一个全球共享的透明化公共区域。数字化空间内,不可避免会产生诸多数字技术伦理问题,这就需要思政课教师及团队在建设过程增强数字社会责任。一方面,要树立担当意识,积极提升自身媒介素养,自觉净化数字空间;另一方面,要涵养数字伦理,重新审视大数据时代公民的数字权利和义务,警惕信息泄露、恶意攻击、隐私窥探等问题,重构数字社会的伦理秩序。

2.促进数字化转换,拓展“大思政课”育人资源

数字化转换,顾名思义,就是将诸多的思政课教学内容和信息转换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或数据,再用这些数字或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图片、模型或场景的过程。于“大思政课”建设而言,促进数字化转化就是要借助数字技术凝聚更多的育人资源,并将汇聚起的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进而实现思政课育人资源的共享,促进思政育人的协同共生。

一是开展数字化采集和保存,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数字化推进“大思政课”教学资源建设,可以借助数字技术聚合教学素材和资源。通过对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拍摄、扫描、录像、录音等,开展数字化采集工作,并按照不同的教学主题、历史时期、存档形式等进行分类、存储、组织和整理,为师生打造全方位、立体化、一站式的教学资源库。例如,目前已建成的国家智慧教育系统、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系统、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平台等,以及各类大学生线上学习实践系统、思政课教学指导审核评估系统等都是一次次崭新的尝试,这些系统集合了问题库、案例库、素材库、课程库等为一体的数字化资源,能有效实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海量资料和素材的数字化转换。

二是组织数字化修复和呈现,拓展数字化资源运用形式。通过对已有文字、图片以及口述等进行数字化修复、分析和处理,模拟呈现某些历史事件的遗失资料、革命先辈的容颜、革命遗迹的原貌等,让这些已经消失的素材以新的数字化资源的形式得以延续,丰富“大思政课”教学资源的形态和载体。经过数字化转换,并经由计算机或网络环境实现课堂的流通共享,从过去学习资源相对封闭转换到新时代资源的全面开放,实现“大思政课”学习场景的转型与升级,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进行数字化创作和设计,提升数字化资源生动性。通过创作红色主题影视剧、历史专题纪录片、理论学习专题片、红色歌曲等,以文艺作品创新资源的数字化呈现形式,勾勒出一个鲜活、生动的历史轮廓,让大众真切感悟一个个红色故事;设计社交媒体的红色元素表情包、卡通形象、人物头像等,让红色文化资源在数字化包装下重新呈现在大众面前,吸引人们探寻其背后的故事;开发线上游戏、剧本杀、虚拟盲盒等整合思政课教学资源,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讲述思政故事,带给参与者不一样的红色科普体验。

3.善用数字化工具,重构“大思政课”教学模式

数字化工具是指能够采集、获取、检索、表示、传输、存储和加工思政课资源的设备装置,具有针对性强、信息超前、动态管理等优势。以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着眼,开发普遍且有效的数字化工具,进行思政课的教、学、管理、评价和服务,以增强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是开发数字化备课系统,提升教师教学水平。思政课教学内容包罗万象,必须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作为教育者,思政课教师必须突破传统教学备课模式,依托数字化工具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丰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储备和理论功底。通过开发数字化备课系统,以小程序、APP、网页等让教师根据所讲专题和个人需求实现线上个性化备课,用“搭积木”的形式调用各类资源,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模式的更新再造。

二是打造数字化学习工具箱,方便学生学习使用。数字化时代,学生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学习方式,他们更喜欢将信息记录保存在网络平台上,通过电子存档的形式进行梳理。例如,知识图谱、文献可视化分析等,都是通过构建教材、教辅、题目、视频图片等多模态的学习资源,将数据信息覆盖到的内容进行数字化存储和检索,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同时,课余时间,鼓励学生通过博物馆、展览馆、革命纪念馆、历史文化遗迹等数字化平台,自行检索获取相关知识信息,增强自主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兴趣,帮助学生打开思政课学习的社会“大门”,让思政课真正融入社会大课堂。

三是开发数字化教辅工具,优化思政课课堂管理。思政课教学的互动性和吸引力提高,可以借助数字化教辅工具的功能实现。一方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感,获取学生的思想困惑和成长需求信息。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工具收集学生对热点问题的关注点、高频词、情感态度等,并进一步掌握学生的整体诉求和思想特征,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要提供先进灵活的课程管理服务,实现师生交互和个性化管理功能。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工具完成考勤点名、布置作业、批阅作业、管理课程及班级等,同时学生可以随时在线进行知识浏览、交互式练习与辅导、作业、考试、投票评价等。

4.借助数字通信系统,构建“大思政课”互动平台

数字通信系统是利用数字信号传输信息的系统,它能够大大提高思政课信息承载量,保证信息传输的质度和效度,同时还具有硬件灵活、运用成本低的优势。借助数字通信系统构建“大思政课”互动平台,目的就是要创设高质量、多类型、全天候的思政课学习通道,助推各方主体互动方式的畅通和互动水平的升级。

一是利用数字通信系统,构建同一课堂即时互动。不同于传统思政课教学,“大思政课”的实施更加强调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的联通互动,在数字化系统辅助下,“大思政课”教学方式必将突破时空的限制,构建同一课堂的实时互动平台。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数字化呈现,设立互动区、讨论区、投票区等,学生可以在学习中随时将所思所想所感相互分享,形成线上线下师生、生生互动的同一课堂即时互动的教学模式。并且,教师也可以通过对互动反馈数据的深度分析,及时在课堂教学中调整本节课教学侧重点和讲授方式,以提升教学的吸引力。

二是利用数字通信系统,构建跨场景多员互动。除了同一课堂的实时互动外,数字化通信系统还能实现跨场景多员协同互动,更加契合“大思政课”建设的初衷和要求。学校可以与红色旧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展览馆、博物馆等场馆签订合作协议,在思政课教学中采用现场直播等方式构建多场景互动,通过展现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展品、物件、信件、遗迹等,将思政课教学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伟大精神、英雄人物转变成一个个具体的场景、鲜活的人物、生动的故事,给予学生真实感和冲击感。

三是利用数字通信系统,构建跨时空历史互动。数字化通信系统的运用,亦可以穿越时空,将过去、现在与未来串联起来,更好地展现党和国家奋斗的辉煌历程。例如,许多媒体制作了与革命烈士来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以当代青年学生的视角与战争年代同龄的红军小战士进行对话,一问一答中既展现了国家建设的成就,也彰显出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和英雄气概,激励当代青年人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这种搭乘“时光机”的方式,更加能够使学生真切感悟一代代人不变的初心和永恒的使命。

5.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创设“大思政课”虚拟场景

数字孪生是数字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是指通过建立数字模型来模拟现实世界中的物体、系统和流程,以实现全方位的监测和优化。依托数字孪生技术创设“大思政课”虚拟场景,目的是为思政课教学创建一个近乎真实的模拟环境,促进思政课育人走向情境化,为学生提供高度沉浸式的体验感受,更好地增强“大思政课”育人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一是优化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思政课建设的新空间。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将实物对象转换为数字化模型,形成虚拟现实的模拟空间。“大

思政课”建设中,借助三维成像技术、立体投影显示技术、多通道视景同步技术、三维计算机图像技术、音响技术等数字化技术,可以对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重要战役、关键会议和大型事件等进行虚拟呈现,真实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营造出思政课建设的新空间。

二是优化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思政课建设的新体验。数字孪生技术可以调动参与者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体验,开展沉浸式教学体验。理论教学中,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将思政语言和历史故事转化成可视化的三维孪生体;实践教学中,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模拟出与现实相对应的数字孪生场景,为学生创设可控、可互动、可感受的虚拟教学空间,以“虚”控“实”,实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精准映射。同时,为了提高教学体验感和吸引力,也可以参考红色游戏、红色剧本杀等数字化形式和载体,在教学中以故事线索穿插讲解,增强学生的互动参与感。

三是优化数字孪生技术,打造思政课建设的新评价。数字孪生技术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创建物理空间的虚拟镜像,帮助师生监控评价教学过程。例如,依托数字孪生镜像将实时生成的学习数据即时传递到数字孪生体中,形成综合反馈、多维分析、科学预测相结合的思政课教学评价方法,帮助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实时动态调整,最大程度地彰显“大思政课”虚拟场景的建设效益。

 

注释: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N].人民日报,2023-05-30(1).

 [3]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1).

[4]杜尚泽.“‘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1).

[5]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6]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7]怀进鹏.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的主旨演讲[N].中国教育报,2023-02-14(1).

[8]邓晖.用数字化技术激活思政课新生态[N].光明日报,2023-05-09(13).

上一条: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度建设的突破进展与未来指向 下一条: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三维导向

关闭

Copyright © 美高梅·(MGM)唯一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14001799号-2 公安备案号:41110202000317 地址:漯河市源汇区大学路1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