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首页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理论学习 >> 正文

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三维导向

发布日期:2024-03-15 来源:美高梅MGM官方网站陈大文\姜彦杨 点击:[]

[摘要]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系统工程。习近平关于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相关重要论述,是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提供了根本遵循。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应坚持纵向主线贯穿、循序渐进与横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目标导向;明确内容设计系统化、队伍建设协同化、教学场域多元化的问题导向;从重视适切程度、平衡考察准度、强化执行力度等方面优化效果导向,充分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抓手。2019年3月,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要求“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1];2022年4月,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希望“共同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2];2022年10月,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3]44。这些相关论述为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党和国家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坚持目标导向、明确问题导向、优化效果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行总体设计,抓紧落实一体化建设的各项任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目标导向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应当坚持系统思维,围绕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目标进行整体设计,坚持纵向主线贯穿、循序渐进与横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目标导向,系统谋划一体化建设的布局,探索达到一体化建设目标的具体路径,通过开展系统化、整体化、协同化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升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水平。

(一)纵向主线贯穿、循序渐进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为主线,将其贯穿于各学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全过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4],承载着价值引领的意识形态目标,应当依据《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等文件要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持系统安排、实现全面覆盖、结合学科特点,突出不同学段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在不同学段全过程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小学阶段重在情感启蒙,中学阶段重在知识传授,大学阶段重在价值认同。有针对性地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推动其全面融入课程教材,要做到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类型各学段,涵盖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融入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学科,贯穿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实现全学段全过程贯通,确保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大中小学课程教材中的核心地位,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总体呈现出不断成长趋势,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应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认知差异性特点,科学设置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一体化建设的纵向循序渐进。不同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相互联系且界限分明的,应当依照《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提出的要求,促进各学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梯度发展。在小学阶段培养道德情感,培养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情感认同;初中阶段打牢思想基础,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中阶段提升政治素养,重点引导学生初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其理论成果,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阶段增强使命担当,重点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内容的“前后呼应”与“逐步进阶”,最终实现全学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一方面,坚持差异性。作为受教育者的学生,必然在知识基础、认知能力和学习特征等方面呈现主体性差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有与不同学段相契合的专属阐释和表达,教育者应避免进行单一重复的知识传授,而是应当秉承“因材施教”的理念、采用“同题异构”的方式,在不同学段开展与之相匹配的、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坚持递进性。大中小学各个学段之间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的,不同学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具有共通性特点的,但在具体的教育形式和深度上是不一样的,因而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应坚持递进性目标,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克服内容的简单重复或断档脱节,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层层递进、步步高。

(二)横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是实现整体发展的一体化,应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规律,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横向贯穿于大中小学各学段相关课程,从而促进一体化建设的横向结构更加合理。要强化同一学段横向沟通联系机制,明确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横向结构的内容关系,以全局思维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发展,顺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坚持改革创新,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5]实现一体化建设横向结构合理,要坚持不断创新内容形式,对标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持续探索并积极创新不同学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以新目标新要求引领新实践,不断推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应当贯穿大中小学全学段、全过程,协同各类要素共同育人,打破学科界线,从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各门课程之间、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其他课程之间,以及学校“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之间的横向功能互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课程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与法治、经济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国情与心理等课程板块,承载着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党的创新理论的教育功能,需要通盘布局,各尽所能。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等课程关系密切,都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高等教育阶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之间,有着一致的育人目标。应着眼课程育人的全局,遵循“学科德育”和“课程思政”的原则和规律,充分挖掘并整合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资源,将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不同课程的功能互补。同时,应当深入挖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潜在力量和资源,实现校内外育人力量的协同配合,促进多方育人主体共同发力、同向而行,在相互协作和联动过程中实现功能互补,形成全社会协同配合的育人格局。积极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的“共同体”建设,充分发挥各类要素的育人功能,加强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不同学校间的交流,推动优质教学案例、备课材料、示范“金课”、高质量学术文章和教研成果等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不断丰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内容,实现跨学科、跨地区育人要素的协调联动,全面增强思政育人效果。

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导向

明确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导向,要寻找真问题,廓清问题域,深入分析并消解突出问题。目前,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尚存诸如一体化建设动力不足、一体化建设覆盖面较窄、不同学段之间交流沟通不够密切、现有机制体制不健全、资源共享内容有限等问题,尤其是内容的重复和脱节、师资队伍的协同意识不强、家庭学校社会育人合力不够等关键问题制约了一体化建设的全面推进。当务之急是要明确问题导向,全面推进内容设计系统化、队伍建设协同化和教学场域多元化,这既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问题指向,又是关键举措。

(一)内容设计要系统化

教育学原理告诉我们,教育内容的选择对教育目标和教育效果的达成具有决定性意义。因而加强系统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设计尤为重要。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努力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6]137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应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能力和需求,筛选整合教育内容,科学合理地分布于各学段。一是课程标准要体现时代性。课程标准设计应当坚持与时俱进,聚焦着力发展不同学段学生的核心素养,各学段课程标准修订完善过程中要进一步增强学段间的贯通衔接,做到统筹规划和系统安排,增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形成层层递进的课程体系和差异化的课程目标。二是教材编审要考虑匹配度。各学段教材编写组之间应进一步加强联络,关注各学段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特点,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需求,避免教育内容难度过高或者过低,同时,应突出政治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属性,继续强化教材的编审力度。三是教参编用要重视需求度。教参编写过程中,编写者应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从教学实际需求出发,及时更新教参内容,使教师能正确理解教材编写理念和教材内容,为其备课提供帮助。教参使用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进行合理取舍,适当开发利用本地区本学校的教育资源。

(二)队伍建设要协同化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要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打造专兼结合的专业化队伍,不仅要配齐配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队伍,也要重视兼职工作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协同程度,推动不同学段思想政治教育师资优势互补、相互协作。一是提升师资队伍的协同意识。重视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厘清不同学段相关课程的知识体系,通过教学研究成果交流、教学实践经验分享等方式,让不同学段教师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有更深入的理解。充分考虑不同教师群体的实际情况与需求进行分层分级,通过政治理论学习、培训轮训和实践锻炼等形式进行共学共研共训,尤其要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师德师风培训,增强教师的协同意识,充分调动教师参与一体化建设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二要提升师资队伍的协作能力。通过定期开展不同学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集体备课,促进教师了解其他学段的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同时,建立跨学科的互听互评机制,促进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学习研讨、相互协作。三要促进师资队伍的优势互补。协同发挥不同岗位、不同学段教师育人作用,组建不同学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互补的研究团队,如“重视思政课教师与党团队负责人‘手拉手’协同育人”[7]。依据师资队伍的发展规律和需求,健全师资队伍激励机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学段建立具有差异性的激励体系,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鼓励更多教师投身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三)教学场域要多元化

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大致经历从家庭走向学校,再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过程。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也离不开多样化主体的参与和多元化场域的联动。要持续探索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多元教学场域在一体化建设中的作用。一要彰显家庭的基础作用。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家庭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直接、具体而深刻的影响。家庭往往过分重视学生智育发展而忽视他们的德育发展,因而应进一步深化家庭与学校的联通,家庭成员应主动向学校反馈学生的整体情况,促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全面。二要突出学校的主导作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当着力推动大学与中小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共建,不断强化学校的育人主阵地作用,持续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建设,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同时要发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各要素的协同作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育人氛围。三要发挥社会的支持作用。社会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要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发挥网络协同育人作用,积极开展新时代的“大思政课”。总之,应当打造多元化的教学场域,推动形成协同育人机制,发挥好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力量,促使各方主体力量同向同行、“通力合作”[8],不断拓展立德树人的时空广度,共同推动一体化建设。

三、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效果导向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应优化效果导向,通过对一体化建设的预期目标和现实结果之间的吻合度进行评价判断,检验一体化建设的成效以及一体化建设的预期目标是否实现。故此,应当通过建立内容全面、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的效果评价体系,将“软指标”转变为“硬约束”,不断提升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效果。

(一)重视适切程度

检验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效果应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突出价值引领作用,把握各学段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需求侧和管理层等方面的关系,以政策导向为依据、以内在规律为遵循,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把系统观念、整体思维贯穿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中,重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适切程度。一要依据政策导向。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主管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政策导向。要以这些相关文件、规划纲要和重要讲话为依据,对照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对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和期待,充分考量一体化建设是否充分发挥其应有作用、彰显其应有价值。二要遵循内在规律。应当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围绕不同年龄段学生成长发展需求,设计合理的一体化建设标准和内容。同时,应当充分认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复杂性和挑战性,进一步明确一体化建设的要求,通过遵循规律实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跃升。三要坚持实事求是。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效果呈现的落点置于现实境遇中,坚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9]540,让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加贴合现实生活。

(二)平衡考察准度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应当强调科学规范,全面把握效果考察的各方面、辩证看待效果考察的全过程、充分考虑效果考察的多因素,进一步平衡考察准度,为提升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效果创造良好的条件。一要全面把握效果考察的各方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效果往往会在多个方面得以体现,比如一体化建设的进展是否顺利、一体化建设的方法手段是否合理、一体化建设的有效性是否达到预期、一体化建设能否满足主体需要并促进主体发展等。全面把握效果考察的各方面,应当拓展一体化建设效果衡量的视角,从总体进展、方式方法、建设质量等多方面进行建设效果的衡量,从而准确而科学地把握一体化建设的效果。二要辩证看待效果考察的全过程。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中的过程和结果同等重要,应当把握一体化建设各个环节,善于动态研判发展趋势,以提质增效促进一体化建设。在效果考察全过程中,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一体化建设成效突出的学校或地区要进行宣传表彰,并且将相关案例和经验进行分享交流,而对于一体化建设不力的学校或者地区要进行督促,帮助其找准一体化建设的问题,在改进过程中提升建设效果。三要充分考虑效果考察的多因素。准确评价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效果,要深入考察多重因素,比如应充分考虑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和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在一体化建设的效果考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还应当进一步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方法、管理等方面对于一体化建设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探讨效果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一步优化一体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三)强化执行力度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应进行综合的效果评价,采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完善精准的监督机制、建立高效的反馈机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排除主观臆断和其他情感因素,不断强化一体化建设的执行力度。一是采用科学的方法手段。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效果评价应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方法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满足一体化建设效果评价的需求。同时,应当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一体化建设效果评价的方法手段应当及时调整,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手段,真实全面地进行效果评价。二是完善精准的监督机制。建立统一高效、全面覆盖的一体化建设效果评价监督体系十分重要,应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保障机制,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应健全分学段规范化的一体化建设监督体系,各地区、各学段学校内部可以设立一体化建设效果评价的监督小组,促进一体化建设效果评价的执行更加有力。三是建立高效的反馈机制。一体化建设的效果评价不应是单一零散和一成不变的,而应是丰富多元和与时俱进的,针对不同类型主体的评价应避免“一刀切”。故此,在进行一体化建设效果评价时,应定期检查效果评价执行情况,收集相关信息并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和反馈,在效果评价过程中应当定期审视标准和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效果评价标准,保障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机制高效运行。

总之,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始终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大方向,加强顶层设计,注重系统创新,强化价值引领,不断拓展育人场域、丰富育人资源、优化育人氛围,致力于构建目标明确、体系健全、内容完善、成效卓著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断强化学生政治认同、家国情怀、道德修养、法治意识和文化素养,培养更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和肯奋斗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2]习近平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强调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N].人民日报,2022-04-26.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4]石书臣.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战略意义、本质要求和方法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3,(6).

[5]习近平.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J].求是,2023,(18).

[6]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7]杨晓慧,弓昭民.新时代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3,(1).

[8]邱吉.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23,(7).

[9]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上一条:数字化推动“大思政课”建设的依据、原则与路径 下一条:五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显著成绩和深刻变化

关闭

Copyright © 美高梅·(MGM)唯一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14001799号-2 公安备案号:41110202000317 地址:漯河市源汇区大学路123号